首页    国际交流    第十届亚洲和澳大利亚真空会议

第十届亚洲和澳大利亚真空会议

 

      第十届亚洲和澳大利亚真空与表面科学会议暨中国真空学会 2021学术年会会议纪要

       

       10月12日上午,由中国真空学会主办,复旦大学和上海市真空学会承办的“第十届亚洲和澳大利亚真空与表面科学会议暨中国真空学会2021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大会由中国真空学会秘书长顾长志主持,中国真空学会理事长高鸿钧致开幕辞。本次大会主题之一是“亚洲和澳大利亚真空与表面科学会议”,这是国际真空科学、技术和应用联盟在国际真空科技会议章程中规定设立的特别科学会议,其目的是在亚澳地区建立一个讨论真空、表面相关的科学技术与应用的学术论坛,进而为亚洲和澳大利亚杰出的科学家们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和合作平台。

IMG_256

IMG_257

      大会在3天的议程时间内采用主会场和分会场相结合的学术交流方式,在真空科学与技术、表面科学、纳米科学等九个分会场中邀请两院院士和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做相关领域的学术报告。在本次会议中,由本研究组顾宁教授牵头,与上海理工大学刘宝林教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赵建龙教授及南方科技大学韦齐和教授共同担任分会七:生物界面与多学科“Biointerfaces and Multidiscipline (BM)”的分会主席,在本组张淼博士的协助下,成功组织并举办了13、14号两天的分会会议,邀请了诸多在真空、低温冷冻干燥领域有丰富研究成果的报告人,进行了精彩的汇报。其中,13日,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葛玉卿副研究员首先作了题为“肝器官芯片平台设计及制备”的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刚教授作了题为“细胞低温保存的纳米复温”的报告,介绍了纳米磁热复温在干细胞玻璃化保存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的陈昌研究员作了题为“单分子检测技术及应用”的报告,介绍了分子检测相关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程鑫教授作了题为“基于PCB技术的可编程可扩展的数字化微流控系统”的报告,分享了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用于可编程高通量化学反应的研究进展。14日,华中科技大学何国庚教授首先作“中国真空冷冻干燥的发展与应用”的报告,系统介绍了真空冷冻干燥的技术原理,仪器设备,发展历程及展望;上海交通大学左小磊研究员作题为“Interfacial Chemistry based on DNA Framework”的报告,介绍了前列腺癌生物检测传感器的相关研究;上海理工大学周新丽教授作了题为“红细胞的冷冻干燥”的报告,介绍了采用电刺激加载海藻糖冷冻干燥保存红细胞的最新研究进展;浙江大学张绍志教授作题为“Conservation of large wooden archaeological artifacts by freeze drying”,介绍了真空冷冻干燥在木质文物保存方面的研究进展;韦齐和教授作了题为“PlasmonicNanoantennas: Cavity Modes for Molecular Detections”的报告。精彩纷呈的报告给在场师生带来了颇多收获与启发,大家积极踊跃提问,会场学术氛围高涨。同时,本组冯海靠、薛乐两位研究生也积极参与,分别作了题为”Study on Magnetic Induction Nanowarming of Vitrified Whole Rat Kidneys”、”Mechanical Force Study of Injectable Magnetic Hydrogel Microdevices within Low Frequency Pulse Magnetic Field‘’的poster并收获好评。

IMG_258

     报告结束后,大会还组织了对优秀墙报的评选及颁奖活动,顾宁教授等专家为获得优秀墙报的同学颁奖。大会最终还确定下一届会议将于2022年9月在日本札幌举办,同时中国真空学会2022学术年会在广州举办。至此,第十届亚洲和澳大利亚真空与表面科学会议暨中国真空学会2021学术年会圆满结束。

IMG_259

 

联系邮箱:

shanghai.zk@163.com  

联系电话:

021-6512 7271  

联系我们